1 概述
该工程位于辽宁省朝阳县贾家店敖汉波罗村,是将敖汉菠萝水库的弃水引入蓄水方塘,方塘上口长115m,宽75m,深4.5m,边坡系数1:1.8,一次蓄水量3.5万m³,是一座典型的引水蓄水方塘。地质结构:表层土壤为沙壤土,底层为破碎风化岩石,渗漏非常严重,因此采用防渗膜全面防渗。工程竣工后运行四年来石板护面平整,没有出现下滑脱落现象,防渗效果、抗冻性能均较理想,达到了设计要求,一次通过了省级验收,得到了专家的首肯和农民的好评,该蓄水方塘的建设,为该地区2500亩良田调整种植结构提供了必要条件,建成了育种示范区和蔬菜大棚区,使农民收到了客观的经济效益,同时使常年流失的水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2 蓄水方塘设计方案的选择
该工程经过多次勘察、论证,借鉴外地经验、广泛征求意见,综合考虑作物蓄水量、地形地质条件、冻胀问题、水库弃水量和群众经济状况等相关因素,进行粘土、塑膜、混凝土等多种经济技术方案比较,最终决定采用方塘上口长115m,宽75m,深4.5m,边坡系数1:1.8,采用防渗膜全面防渗的设计方案。设置上、下垫层及反滤层后,用厚5cm无风化石板作为防护面层。塘底四周坡脚设置浆砌石抗滑挡墙。预留进、放水管及闸阀控制室等。塘顶四周设置高1.2m围墙。
3 防渗膜防渗结构设计
3.1 防渗膜规格选择
防渗膜规格的选择与下垫层平整度、材料运行拉应力、材料弹性模量、铺设范围内的最大水深及覆盖层最大粒径等有关,防渗膜厚度设计除应考虑由水压力要求的强度外,尚应考虑暴露、埋压、气候、使用寿命等应用条件,并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确定设计厚度及实际厚度。根据施工条件和综合分析计算,塘底及边坡防渗层均采用400b/㎡两布一膜的防渗膜,幅宽4.0m,长100m。
3.2 防渗膜防渗体结构层设计
防渗膜防渗结构自上而下一次为防护层、反滤层、上垫层、防渗层、下垫层。施工时,将塘底基本平整,边坡修整至1:1.8的工作面作为支持层;下垫层采用平均厚度20cm、最大粒径≤5mm的细粒土整平夯实;边坡上垫层采用平均厚度30cm、最大粒径≤5mm的细粒土,用厚度20cm粗砂作为反滤层;防护层采用当地储量丰富的无风化的(50×80×6 cm)石板护面。塘底在复合防渗膜上直接覆盖最大粒径≤5mm的细粒土30cm夯实作为防护层。
3.3 防渗膜防渗系统稳定复核
由于防渗膜与土石介质的磨擦系数及土石介质间的摩擦系数将影响防渗体的稳定,所以必须复核防渗膜与坝坡、复合防渗膜与坝坡、复合防渗膜与保护层的抗滑稳定性。
4 防渗膜防渗施工技术要求
1.施工排水,施工期间不允许任何外水入内,不允许带泥、水施工。
2.修整防渗工作面,各处几何棱、角、线、边坡等达到设计要求,裸露的锐角砾石应清除干净。
3.回填过渡层,膜料设置上下垫层,若工作层面有粒径大于2cm的砾石多于2块/㎡时,必须用5mm筛的细粒土设置过渡层,压石厚度不小于3cm。
4.防渗膜备制及铺设,选择400g/㎡的防渗膜,幅宽4.0m,每卷长100m,接缝搭接长度15cm。铺设前防渗工作面要做到光、平、净,不允许穿铁掌鞋和持铁制工具作业。铺膜是要随时排出膜下气体,使膜面平贴基面,并留有小褶皱,铺好后要检查膜料有无破损,及时粘补,待铺膜按要求全部就位后,先埋压顶部,然后由下向上全面压牢,以防膜料下滑和被风掀起。
5.下垫层夯实整平铺膜厚先铺设上垫层,每铺20cm进行一次人工夯实,夯实密度不小于1.4g/m³,一般厚度不小于50cm.再铺设20cm厚粗砂反滤层。
6.石板保护层,选择无风化5-6cm厚的青石板,长×宽为80×50cm,上、下行错峰排列,铺平即可。
5 结 语
用防渗膜作为防渗材料,施工简单易行,性能优于其它防渗材料,重量轻,造价低廉,配合以青石板护面,能彻底解决水位变化区域的冻胀问题,也可根据当地材料选用干砌石、砼块等其它保护层。此种防渗方式也可用于渠道防渗及其它各种防渗工程,在北方寒冷地区极具推广使用。